兰桂坊

针灸杂谈8古人到底几点睡觉


首先这篇杂谈特别长。主要2个内容。第一个是我读的一本书的一些摘抄。书名《三申道人传记》其实主要描述的是香港中医药大学优秀大学生代表团到中国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接触的三申道长的一些过程。内容其实就类似故事。但是我有一些摘抄。打出来大家可以看看。第二个内容就是到底古人几点睡觉。这个涉及到古人的养生观念。黄帝内经也是这么讲的。虽然古人没有电灯,但是古人不是单纯的讲灯,我们中医更看重背后的气血变化。对人身体的影响。我们详细剖析几点睡觉。有什么好处。当然有一些留在以后文章里。先说书的内容。来自于香港中医药大学留学生第一视角的书和遇到道长的一些内容摘记。三申道长甘肃石门。小时候生重病吐血很严重那种。后来全身发热毛发干枯身体开始变瘦。医院看不了。道长的妈妈每天忧心忡忡两鬓开始有白发?三申道长十一岁时怕连累母亲就离家出走了。出走的有一天病重了吐血不昏过去了,有一天醒来发现不吐血了好了居然。后来游行时遇到一个武当山还俗的道人指引在峨眉山落发为僧,但是是迫于温饱。后来觉得不行需要还俗再寻他处。这个时候三申道长的师傅正好在峨眉山道观,见他聪明就带回陇西传授针灸。两年后又送去他师爷那里进修。后来云游又拜了20多个师傅学得太素脉法。道长看着比较老其实还年轻,变成这样是偿药吃成这样的。后来嘛故事太多了不讲了。大体就是下山以后在陕西甘肃四川看病。在医学院大学门口看过病,也经历过一些失望。在北京白云观坐过诊。也出了很多师门的书。当然在道长心灰意冷的时候也烧了不少书。书里有个小段子大概内容就是要求学,先送烟,然后磕头,给老师点烟。如果自己是个二愣子指望老师指点那基本没戏。所以要聪明点。书里给了脉法的一个学习步骤:如果脉法十分,按照下面的步骤把书吃透。内经—频湖脉诀—脉确—四言举要,都吃透你就可以有3分功力了。下面是一个练习小方法:道长说他以前学脉,要用手指轻轻抓住葱管,以最轻的力度令葱管掉不下来,抓久了,连里面有小虫都可以感觉到。道长送给风清扬的一句话:学不畏其廓远思不俱其幻故拓未明而资可济矣。药量可以拿一些房子,比较一下在不同的时代它不同的药量,从而看出现在用多少才算恰当。看书要留意当时的社会条件,天气,地理,物候等,不可以用现在的眼光套用在古人身上。素问和灵枢一个是对答一个是论述。书里涉及到肺癌提到一个小方子来判断是否有好转:核桃树树枝,干的二两,湿的四两。煎水饮。减肥的办法:早上吃饭,晚上不吃饭。其实我觉得如果晚上不吃饭加上一万步效果更好,饿了可以吃些无糖的燕麦片。书里有一段是三申道长跟着师傅去看病,家里太黑他说看不到穴位。师傅直接就揍他。后来又扎进去了,说用手摩了摩就摩到了。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四诊最重要的是脉针和望诊。评价一个中医的水平高低就是看这一关。其次才是药性药味针灸按摩导引的水平。我个人觉得和我以前说的一句话比较应:诊断不明,下手不明。内经上人体经络有四大系统:经,络,溪,谷。夏商时代:五腑一脏,叫营府的心脏。神府的大脑。玄府的皮肤。恒府的骨髓。荥府的血脉。一脏是生命的元始,小肠。元气本身就是真火,搏动不已。真火就是没有火的热量,在六经叫手太阳。是心脏的源泉。在《脏册》五府之要在于肠,肠营灌脑,天地之心,体之重脏。肠之要乎胎孕,晴明者,衡同。。《龟书》吃畏燥火,已忌骤动。常保持心神的一致,没有做不了的事,坚持就有结果,人力虽微,而一点一滴却是保有生命力的关键。早餐吃五谷酿造的食物来调合气机,中午吃主食,充给身体能量发挥。晚上用果蔬煮制的汤液,休养清脏腑。保持心态平和,不迷恋外物之欲。天运一个循环周期是三千六百岁,地的一个周期是三百六十岁。生命一个周期是地的一半岁。另外一半损于天灾和饮食。所以形如死,而心存和的人才能老死。所以马马虎虎什么事都不在乎的人才能长寿。这里非常符合老子的思想符合道德经清静经的思想。起居有常,饮食有则,动静有度。古人以日月相应为基础,说春天6点起晚上7点回家休息。我觉得古人照明不好,所以就算怎么唠嗑,8点半到9点应该是睡觉了。古人和我们都是人都有欲望,所以8点半到9点绝对是夏天6点起,晚上8点回去休息。唠唠嗑啥的省省灯油,也差不多9点半到10点秋天和春天一样冬天晚起一小时7点到晚上7点,唠唠嗑基8点半到9点人一个动作三个小时就是极限,超过了就会胆气滞而不通,认为要休息半小时,去放松身心,顿缓意识,开肩扩胸,以气动形的漫步。营养才可以很好释放和代谢。作息不规律的人身弱多病,睡得少幻想多,共性是消瘦。肥胖来自于运动的贫乏和阳气的缺少。下面是对于灯光的演变:原始时代,所谓的灯,其实指的就是火炬

最早的灯,其实应该就是火炬。根据考古学家们的发现,在距离现代多年的新石器时代的建筑遗址中发现了火炬的痕迹。在宁夏海原菜园村的一处窑洞内壁上,有很多个孔洞,这些孔洞都有长期火烤而留下的焦痕。说明这些孔洞是用来插放火炬的。《礼记》记载:"烛不见跋",孔疏:"跋,本也,本,把处也,古者未有蜡烛,唯呼火炬为烛也。"《礼记》中记载:"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周礼》中记载:"凡邦之大事,共坟烛,庭燎。"《诗经》中记载:"庭燎者,树之于庭,燎之为明,是烛之大者。"这些文献中记载的"庭燎"、"烛"、"燋"等指代的都是火炬,只是根据使用地点不同而赋予的不同的称呼。比如说可以拿在手上的小火炬叫做"烛",插在地上的较大火炬叫做"燎","庭燎",顾名思义就是插在庭院里的火炬。而"燋",应该指的就是没有点燃或者是熄灭了的火炬。

玉质油灯

虽然有了火炬的出现,但是并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灯。有燃料、有灯芯、有盛放燃料支撑燃烧的容器,才能够称作是一盏完整的灯。蜡烛出现的不算太早,有人认为,在三代早期的时候,中国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灯的。因为这个时期的人们都是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太阳升起就出门打猎种地、太阳落下就回屋休息睡觉,火对于他们来说更多的是用来烹饪食物和取暖,以及威吓野兽,自然也就用不到灯具。而到了三代晚期的时候,生产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人们不再仅仅只是白天工作,夜晚也一样要进行活动。

但是这种认知纯属无稽之谈,因为在考古学家们发现的遗址当中,有面积多达二三百平方米的巨大建筑物,并且这些建筑物都是以茅草为房顶,以木头为房柱的建筑物。这样的房间里,如果大规模的放置火炬,一定会引起火灾的;如果放的少了,就无法达到照明的效果。所以虽然蜡烛出现的不早,但是灯具在商朝早期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并且燃料是油脂。

青铜灯

从出土的文物当中就有商代早期的青铜灯,并且这种器具在商代后期的墓葬中也有很多。不过三代早期的时候,灯具的确非常稀少,主要还是因为生产力落后,再加上使用的燃料也很珍贵,所以灯具就不是很发达。所以大部分的时候,还是只能使用火炬。

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灯具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出现

我国古代灯油的材料最开始用的就是膏:"膏者,脂也",也就是用动物的脂肪炼制而成的油脂,而脂肪多的动物一般都是能够被人们食用的,而那个时候能够吃得起肉的人家是非常少的。再加上那个时候提炼油脂的工艺不是很成熟,所以这种灯油是非常少的。登游戏上,那么灯具自然不会很多。最早最普遍的灯具,应该是豆形灯。"豆"原本是一种盛放食物的容器,最上面是一个圆形的盏盘,中间是一个长短不一的直柄,最下面是一个喇叭状或者是圆形的底座。后来在原本盛放食物的地方放入了灯油,再配上灯芯,就成了一个非常简易的灯。

《尔雅》中有记载:"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这种豆形灯,因为制作材质的不同,所以名字也不尽相同。而数量较多的比较明显能够看出来就是灯的灯具北方线则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在故宫博物院里收藏的有一座战国玉勾连云纹灯,这也是一座典型的豆形灯。

油灯

这座灯是用新疆和田青玉制作的,灯盘是正圆形,表面光滑,外侧一圈遍布勾连云纹,盘心五瓣花行灯台凸出,灯柱和灯座同样为玉质,雕饰精美。这座玉灯是先秦灯具中的经典之作,仅此一件,绝无仅有。除了豆灯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灯具,但是也都是从豆灯演化而来。先秦时期的灯具分为无檠灯和有檠灯,前者就是极其简单,简单的只有一个灯盏的灯具。

后者的种类便很多,有着各种各样的设计,多数以人或者鸟兽为造型。这个时候这些灯具就已经不再仅仅只是照明的工具了,它已经变成了一种具有高度实用性的艺术品,成为了身份的象征,也就是说非富即贵才能够用得起这样的灯。比如战国的坐人铜灯、楚烛俑铜灯,这些都是以人为形状的。并且有檠灯并不一定只有一个灯盏,有一种连枝灯,就是在灯柱上按照一定规律一次有序地延伸出了多个枝丫用来放置更多的灯盘,有几根枝丫就有几盏灯盘,并以灯盏数量来命名。

比如战国中山王墓中出土的十五连枝灯,就是有十五个灯盘。到了秦汉的时候,连枝灯更加流行。到了魏晋以后,连枝灯仍然是非常流行的奢华之物,更有很多人将它作为陪葬品放入墓中。

连枝灯

除了豆行灯以外,还有鼎行铜灯、器行灯,比如汉代最流行最有特色的卧羊铜灯、耳杯形灯等等。到了汉代的时候,灯具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发明了带烟管的灯具,有单双管之分。功能是用来将油烟好的灰烬导入贮水的灯体内部,一则可以保持室内的清洁;二则可以加强空气对流,使燃烧更加充分,既不浪费灯油、也可以让灯火更亮。这种烟管灯通常都是可以拆卸的,清洗和携带都非常方便。造型同样是动物和人物以及其他各种造型。

到了汉朝末代以及魏晋之时,瓷器逐步取代了青铜器,各种陶瓷制作的灯具也逐渐出现。陶瓷制作的灯具不仅耐用耐高温,而且最主要的是便宜,这就意味着普通老百姓也用得起。虽然早在商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瓷器,但是那个时候的技术不够成熟,制作出来的瓷器很粗糙,到了春秋时期烧制的技术逐步提高之后,瓷器的质量才有所进步。而魏晋之后烧瓷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可以烧制出比较完美的青瓷了。

连枝灯

魏晋之后,蜡烛逐渐普及,灯具又在原本的基础上发生了新的变化

《西京杂汜》记载:"闽越王献高帝……蜜烛二百枝。"再联系汉代出土的铜灯里发现有残蜡,而且东汉晚期已出现细长柱状的烛台,可以推断在最晚在汉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蜡烛作为灯油,只不过这种蜡是蜂蜡。因为蜜蜡珍贵,所以烛台灯也就非常稀有,一直到魏晋之后,蜡烛在中国逐渐普及开来,烛台灯渐渐变多。即使到了唐朝时期,蜡烛仍然是一种稀缺品,普通的人家是用不起的。由此可见灯油的演变,对灯具的造型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灯油的原料从蜜蜡、到膏、再到虫蜡,灯具从豆形灯,到管形灯,最后变成了高钎烛台。早期的蜡烛是在树枝上涂上油脂,实际上完全没有蜡。因为动物脂肪融化太快,所以必须要放在灯盘上才行,从而有了豆形灯。

油灯

蜜蜡则是蜜蜂采蜜所制的蜂蜡再由人工摘取加工而成,《蜡灯赋》中记载:"列华盘,铄凝蜡。浮炷颖其始燃,秘闱于是乃阖。旁映文楹,仰晖丹桷,赫如烛龙吐辉,烂若翳阳复旭。"此时的蜜蜡仍然没有灯芯,是加工之后融化使用的。所以此时的灯具并不是细长形的,而是比较粗的管状。而虫蜡则是白蜡虫幼虫分泌产生的物质。因为白蜡的熔点很高,所以制作成的蜡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并且如果制成细长状可以有效地提升照明性能,于是蜡烛的形状逐渐发生变化,并且白蜡得到大范围使用是在明代的时候。因此唐宋时期的灯具仍然不是以后期的细长状为主。

小结:

当白蜡自明朝开始,逐渐取代风浪而成为蜡烛的主要原料之后,蜡烛就变成了我们后世常见的那种细长状。而原本的短钉状的烛钎式灯具也逐渐演变成了高钎烛台。清朝的高钎烛灯的制作更是炉火纯青,制作出来的烛台也更加精美豪华。比如乾隆时期的蓝玻璃刻花烛台和锤胎珐琅烛台等等。尽管灯具一直在不断进行着改进,灯油也从油膏,到蜜蜡再到虫蜡不断进步,但这也掩盖不了它们极其昂贵的成本,普通家庭根本用不起。并且在燃烧之时,气味极其难闻。

烛台

即使灯具更为廉价,灯油太贵也是一样的。所以必须要寻到一种廉价的灯油,于是植物油便出现了。植物油用于助燃最早是在北魏,《齐民要术》中有记载。到了隋唐五代时期,植物油大街上卖的到处都是。在北宋和南宋的一些文献中,均记载了植物油用来助燃的事例,并且十一种植物油里,可用于助燃的就有六七种。由此可见,从魏晋开始一直到明清,蜡烛虽然已经出现并用于照明,但价格昂贵,富贵人家不可用。于是植物油便一跃成了照明燃料的"宠儿",而其中又以油菜最为划算:易种植、出油量大,价格便宜。因此在照明所使用的植物油里,菜油是最普遍的

子非鱼安之鱼之乐

高山流水遇知音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ljilongpo.com/lfwz/9622.html


当前时间: